六郎庄里 争先恐后盖违建
绿化隔离带违建调查
■本报记者 于建 赵喜斌
西四环旁的六郎庄位于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村口一块大石上刻着“六郎庄”,这个颐和园东墙外的村子最早叫“牛栏庄”,传说北宋时杨六郎与辽兵交战受伤,曾在此养伤,并除掉村中一恶霸,为纪念他,村子改成“六郎庄”。
与绿化隔离带应有的安静从容气息正相反,这个颇有故事的村子正在火热地打造着一个个盖楼致富的传奇。大街上商铺播放的音乐与人群的嘈杂声混织在一起,车辆穿梭而过,不时卷起一阵尘土。街边堆放着红砖、沙子,很多村民门前散落着钢筋。几栋4层或5层的楼房紧紧地挨在一起,成为村中最显眼的建筑。
争先恐后盖楼,争分夺秒出租。绿化隔离带地区的“瓦片经济”已相当有规模,这是本报记者近日在六郎庄等地的暗访所见。
违建之危险
四层楼紧挨电杆
多股电线房中穿
白色瓷砖外墙、铝合金门窗,一面红旗在楼顶上随风飘扬,村子的西北侧一栋在建4层楼房下,两名工人费力地将一车沙子沿着木板推进一楼。在众多楼房中,这栋房子显得格外气派。“这是在盖学校吗?”记者向一位老大爷打听,在得知是想租房后,大爷抬手一指二楼上一位中年男子说,“他是房主,你们可以问问他。”这位中年男子表示,他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回到村子里盖楼出租。
走上二楼,中年男子热情地炫耀起他的“豪宅”:“这房子还有半个月就能进来住了,一共有600多平方米,顶楼上面还有两个‘炮楼’,晒太阳用的。”房主狠狠地砸了一下墙面说,“这房子质量绝对好,地震都不怕。这里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每屋都有网线,冬天有暖气,下班回来洗个澡,多舒服。”
虽然房主这么夸自己的房子,但是记者明显看到楼房旁立着三根电线杆,与楼之间只有半米的距离,顶端的电线一直伸到了二楼。二楼东侧有四间出租屋,10多股电线就紧紧挨着屋门,不免让人担心安全问题。“这些大多数都是网线,没电的,而且还都包着外皮呢,绝对安全。”房主站在二楼握了握身边的电线。
更为惊险的还要算村口一栋4层的楼房。记者看到,二楼东、西两侧的墙分别被砸出了一个半米大的窟窿,10多股电线密密匝匝地由东向西从房间中穿过,“电线从房子里面过也没有办法,这个地方就这么大,只能这么盖房子。”一个施工人员说。
建房之猖獗
每房都带洗手间
违建升级到三代
“租房吗,一个人住?”一个身着绿色裙子的中年妇女嗑着瓜子,站在墙角瞄着记者。看到记者点了点头,甩出一句:“跟我来吧。”然后就趿拉着凉拖鞋自顾自地走在前面。
来到一间小平房,女人的绿裙子被阳光照着,挺刺眼。然而就在她打开这间所谓出租房的瞬间,绿裙子立刻暗淡无光了。小屋子实在是小,仅仅能放下一张单人床,里面还很黑,大中午的看不到光亮。女人熟练地翘起脚踢开了那布满尘土的两个巴掌大的小窗户。
这个小出租房一看就是违规建筑,它被斜搭建在另一间小平房的一面墙上。不过这样的房子,那位村民还是满怀希望能租个每月280元。
“这小破房子建得是早了点,有点落伍了。”看到记者失望的表情,她又带着记者来到了“第二代出租房”。房子面积大概有10平方米,里面可以放一张单人床,还有桌子,缺点就是上厕所要走个五六分钟,如果是住在四层,还要攀爬很陡的楼梯。
“小伙子,我们家的房子正在盖呢,里面带卫生间的。”一位村民兴高采烈地给记者介绍。据说,她家的出租房也是四层的,里面隔了不少房屋,每间十多平方米,都配了独立卫生间,“房租多少还没考虑呢,反正是不能便宜了。”
有一户人家也在加盖房子,已经初具规模。房主领着记者看房,卫生间是设计了,但据说只能小便,因为下水管不配套。房主开出的价格是每月1300元。
记者注意到,村里在建的违规房有20户左右,楼层高度也从两三层增加到了四五层,每隔十几米就可以看到一栋在建或是已建的小楼。违规房的级别也越来越高,从小平房到楼房单人间,一直到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单间,升级的背后很显然是“瓦片经济”越来越具规模。
盖楼之随意
只要资金允许
想盖几层盖几层
已建成的楼房中,房主通常会选择住在一层,其余的房间都被出租出去,吃“瓦片经济”成为村民竞相“致富”的手段。没有盖楼的村民也逐渐加入进来,村子里同时盖房的有十多家,老张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们现在也没有地种了,村里没有工作的人每月能拿到500元的生活补助。我也从一个农民变成了房产商了。”成为监工的老张笑称自己的新身份,她身边拴着的大狼狗忠实地看护着成捆的钢筋。
早上7点半,老张叉着腰站到自家的楼房前,一层刚刚盖好,二层只砌好了东侧的一面墙,“现在准备盖三层,要是盖着盖着还有钱,就盖四层,反正怎么也不能比前面的那个低。”老张指了指一栋五层的小楼。一个月前,老张拆了以前的老宅子,准备盖一栋小楼,全家人也搬到了不远的亲戚家。“盖房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申请手续,都是在自己家的老房子原来所在的位置去盖楼。盖好了把这十来间房都租出去,每月也是不错的收入。”老张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我这个房子地基就打了1米5,所以盖得不能太高,最多也就是四层,要是钱够多的话,地基再打深点,房子那我就是想盖几层盖几层了。”老张向记者迫不及待地推荐自家的房子,“再等一个半月房子盖好了之后,这里就是要啥有啥了。过段时间,你们一定要再来看看房子啊,价钱可以商量。”
记者暗访发现,村民们盖房完全不用走什么手续,真是想盖几层就几层。 “违法不违法的我也不清楚,房主还是有些能耐,这要是没有得到村里的允许,谁也不能这么盖。”一名施工人员坐在临时的帐篷里摇着扇子对记者说。
一位房东表示,拆迁至少还要等四五年,到那时候本钱早就回来了。最开始盖的时候是害怕,几年前村里也制止过,但是后来就没再管过,现在都后悔自己盖房子晚了,别人都已经盖好几年了。
乡政府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村民自建的楼房未经规划和审批,均属违规建筑。还有很多和六郎庄一样在隔离区内的村庄存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依法行事。
施工之繁忙
施工队盖完一栋
紧接着去下一家
村子里,高低不平的楼房林林总总。村中最宽的主干道旁,每隔十几米就会出现一个工地,道路变窄,两辆车并行而过有些难。路边贩卖沙子、水泥、塑钢门窗的商贩生意红火,“基本上村里盖房子用的砖、水泥都是从我这儿买的。”一个建材老板一边搬水泥一边说。“承接吊顶、装修”的广告在胡同中更是随处可见。
中午12点,一栋三层楼,一个来自河南的建筑工人老李躺在一楼的简易床上,他在等待其他同伴一起开工。老李十多年前来北京打工,从那时起他就住在这个村子里,之前一直在其他地方当建筑工人。三四年前,六郎庄盖楼的人多了起来,老李也不再跑远,开始在六郎庄给村民盖房子。“就这几年,村里很多村民都开始拆老房子盖楼,然后再出租,这里的工程队基本上都是来自河北和河南的。”六郎庄地处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由于拆迁工作没有随之开展,村民开始利用这段“真空期”自建楼房,“之前心里也犯嘀咕,但是看到这么多人都盖了楼,也没有拆迁的消息,又没有人管,很多人就跟着行动起来了。”一位村民说。
再有一周,老李和同伴盖的三层楼就将完工。“现在这个活干完了也不能歇,老板又找了个要盖楼的活,也在六郎庄,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是这样,干了一家紧接着就得干下一家。”
在六郎庄,村民们随便找个施工队来盖房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老李连回老家麦收都放弃了。但是这些施工队的资质谁来保证呢?
出租之火爆
租户接二连三
八成多打工中关村
下午4点,在中关村工作的刘庆通拎着一袋青菜回到了他在六郎庄的租住房,一间10多平方米的单间,除了一台电脑和电磁炉,少有其他的电器。3年前,刘庆通在这里租了一个单间,花了400元,周围的“邻居”也都是在中关村工作的年轻人,“在这里租房的人,有85%左右都是在海龙、鼎好做电脑销售的人,这里离中关村只有三站地,走到海龙也就20多分钟。”刘庆通经常步行上下班。
刘庆通是通过朋友介绍后,租住在六郎庄的。“如果用同样的房租在位置好的地方,根本租不到单间。”刘庆通刚来六郎庄时,新盖的楼房并不多,只是几栋,当时他租住的三层楼房算是这里的高层建筑,3年后,这栋楼房已经淹没在其他的新楼中,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这几年这里好像一直都在盖楼,新楼房不断出现,住进来的人也多了起来。”
“租金低、离中关村近是我们住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比在海龙附近租单间一个月能省好几百。”刘庆通周围的邻居经常更换,经常是前一天还是一个人,第二天就换了房客。“这里的房间很少有空下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前的租户刚走,下一个租户就来了。”刘庆通还有点担忧,这里住的人有点多,也有点乱。
村民租给他们廉价的房子,这些租户住在了这里,但是谁来保证他们的安全,谁又能对他们进行管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