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已久的居住证制度仍未出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人口规模调控”的第四项即提出“做好流动人口基础登记办证工作,建设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推行居住证制度”。
未来将实行的居住证制度不同于目前北京实施的工作居住证。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有望根据居住年限、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以及纳税情况等,在教育、公共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阶梯式的公共服务。居住证持有者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年限长短,与其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的多少成正比,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和户口并轨。
早在2012年4月,北京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北京市居住证制度已经有了框架。此后,北京市多次表示将实行居住证制度,但至今没有出台。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曾表示,北京历时多年未能实行居住证制度,原因之一是希望与国家层面的居住证制度顶层设计相一致;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居住证提供什么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各方的争议比较大,延迟了居住证制度的出台;此外,基本公共服务相对应的公共财政测算和保障也没有跟上。
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总队长刘涛在接受政务咨询时表示,目前居住证相关政策正在加紧研究中,“最快有望年内出台”。
舆论还关注的是,居住证制度是为了“管控”,还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实有人口”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在2012年,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强调人口规模的控制,而是提出“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以及“人口服务管理”,管理模式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 (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