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北京面临着一道全新的“加减法”:既要以清除不合理的制度“篱笆”做实“减法”,又要以要素市场化改革培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土壤”做好“加法”。
近日,市政府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实施方案》,围绕市场基础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市场高标准统一、市场监管公平、京津冀高水平协作、“两区”制度型开放等6部分安排了22个方面具体任务举措。
全面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本市将严格落实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全面服务国内大循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实施方案》从严格落实产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维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全面推行社会信用制度等方面着力,拆除制度“篱笆”,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方案针对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出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领域新业态高质量专利优先审查、快速预审;针对破除各类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实现公平竞争问题,提出承接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国家试点,全面清理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程序规定,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
同时,本市也将从强化科技创新领先优势、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深化资本市场全要素全链条改革、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等方面重点推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打通制约经济循环关键堵点。
试点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
“《实施方案》将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独立成章,将‘合作’‘联动’‘协同’作为关键词,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制度机制障碍。”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重点从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深化京津冀信用监管联动和持续推进京津冀跨境贸易协同发展等方面统筹发力,不断提高京津冀区域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对于企业关注的政务服务方面,《实施方案》以扩展政务服务合作范围为切入点,提出推动建设通州北三县营商环境协同改革先行示范区;持续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推动高频电子证照在京津冀区域互认应用;在国家“跨省通办”事项基础上,探索推动更多京津冀特色“通办”事项;试点开展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网购“诉求即办直通车”
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统一”。如何让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标准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
“本市将以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和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体系等方面为重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相关负责人举例,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认证方面,将推动开展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扩大试点应用,扩围“白名单”,为集成电路、汽车制造、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企业开通自我承诺、自主申报、自动获证、信用监管的便捷通道;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方面,持续开展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消费评价数据的公示和管理,进一步优化网络交易群众诉求解决机制,探索推进“诉求即办直通车”流程。
来源:北京晚报